2025年6月30日,由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歸口負責的國家標準《化學品分類與標示規範 第30部分:退敏爆炸物》正式對外發布。該標準將自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相關產業的發展與安全管理提供明確指引。
編制背景
2011年,中國國務院頒布並施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正式引入《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與標示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簡稱GHS制度),並依據GHS第4次修訂版,發布了GB 30000.2 至 GB 30000.29的系列國家標準,涵蓋16種物理性危害類別、10種健康危害類別,以及2種環境危害類別。
隨著GHS制度的持續更新,聯合國早在GHS第6次修訂版中就新增了一個全新的物理性危害類別——「退敏爆炸物」。截至目前,GHS制度已更新至第10版。
因此,這次新增的《化學品分類與標示規範 第30部分:退敏爆炸物》標準,正是為了及時跟進國際規範的更新,完善中國的標準體系,確保國內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前瞻性與實用性。
主要內容
該標準與聯合國《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與標示制度》第10版中的第1.4章、第2.17章,以及附錄1與附錄3的技術內容完全一致。
作為GB 30000系列標準的延伸內容,本標準與現行標準體系相互銜接,明確規定了退敏爆炸物的專業術語與定義、分類標準、判定邏輯與操作指引,以及相關標示要素,為企業與主管機關提供具體操作依據。
什麼是退敏爆炸物?
退敏爆炸物,係指經過特定處理以降低其爆炸性的固態或液態爆炸性物質或混合物。處理後的物質不會整體爆炸,也不會快速燃燒,因此不再歸類為「爆炸物」類別。退敏爆炸物包含「固態退敏爆炸物」與「液態退敏爆炸物」。
分類標準
退敏爆炸物將依據其放熱分解能與燃燒速率等關鍵參數,分為4個危害類別。對於經過退敏處理的任何爆炸物,須依下列流程判定是否屬於退敏爆炸物:
排除條件:
根據GB 30000.2,該物質或混合物不含爆炸性成分;或
放熱分解能小於300 J/g。
劃入條件:
該物質非用於產生實際爆炸或煙火效果;且
無整體爆炸風險(需通過GB/T 14372系列測試);且
校正燃燒速率(Ac)≤ 1200 kg/min(並依據速率分為4類)。
此外,穩定型硝化纖維素亦被納入退敏爆炸物範疇。
根據校正燃燒速率(Ac)進行危害類別劃分:
標籤要素的分配
實施意義
1. 填補分類空白
退敏爆炸物屬於一類特殊的危險化學品,雖經處理後不再具有典型爆炸性,但仍具有一定潛在風險。以往的分類系統並未對其作出明確規範,造成管理上的模糊與困難。透過新增標準,將這類物質清楚劃分類別,有助於更精確地實施管控與風險評估。
2. 提升安全保障
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退敏爆炸物危害分類與技術檢測標準,有助於快速辨識該類化學品的危險性,提升儲存、運輸與使用過程的安全措施,有效降低潛在事故風險,保障人員生命與財產安全。
3. 促進企業合規
該標準為相關企業與監管機關提供統一明確的技術判準,有助於減少重複測試、降低合規成本,並突破因標準不一致造成的技術壁壘。
4. 推動國際貿易
透過與聯合國GHS制度第10版接軌,進一步提升中國化學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協助相關企業更順利出口產品,推動整體產業邁向國際化與高品質發展。
相關文章:
約旦GHS新制正式上路:化學品標籤全面升級,出口企業須即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