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機外殼到家居沙發,從汽車內裝到建築塗料,阻燃劑(FRs)作為「防火守門員」,在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然而,這些化學物質在保護安全的同時,也因潛在的環境與健康風險而備受全球關注。
2025 年 6 月,英國環境署發布《阻燃劑範圍研究綜述》報告,深入分析英國市場阻燃劑的應用現況、危害特性與監管方向。
瑞歐科技將結合報告核心內容和豐富的數據,帶您全面了解阻燃劑的科學背景及市場洞察。
阻燃劑的功能與分類
阻燃劑是一類透過物理或化學方式降低材料可燃性的化學物質,廣泛應用於塑膠、紡織品、塗料與黏著劑等領域。
其主要作用機制包括:
稀釋可燃氣體
降低燃燒溫度
形成保護性碳層
干擾燃燒反應中的自由基鏈式反應
報告將阻燃劑的應用方式分為三類:
添加型:以物理方式混合進材料中,容易因洗滌或摩擦而流失,常用於熱塑性塑膠;
反應型:與聚合物結構形成化學鍵結,穩定性高、不易流失,常見於熱固性塑膠;
聚合物型:透過聚合物鏈改性(如溴化聚苯乙烯)達到阻燃效果,應用相對較少。
在化學分類上,報告辨識出六大類阻燃劑:
無機(如氫氧化鋁)
溴化有機
氯化有機
有機磷(主要為磷酸酯)
鹵化有機磷
氮基類
以及一種尚未分類的有機阻燃劑(如多元醇)
在英國,由於1988年《家具與家用產品防火安全法規》等嚴格的標準,對阻燃劑的需求特別強勁。
據報告估算,英國市場阻燃劑的總年使用量為 8.2 萬至 82.6 萬公噸,約占全球市場的 2.6% 至 26%。
其中:
無機阻燃劑占比最高,達 77%(約 6.3 萬至 63.6 萬公噸/年);
有機磷阻燃劑占 11%(約 0.9 萬至 9.1 萬公噸/年);
其他類型(如溴化、氯化)各占不超過 4%。
阻燃劑的風險與隱憂
儘管阻燃劑在預防火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也日益受到關注。
報告對 124 種阻燃劑進行危害特性分析,發現約 **38 種(約三分之一)**具有兩種以上的風險特性,包括:
PBT/vPvB 特性(持久性、生物累積性與毒性):13 種(10%)可在環境中長期存在並累積於生物體內;
生態毒性:30 種(24%)對野生動物具高度毒性,即使濃度極低;
人體毒性:38 種(30%)可能致癌、影響生殖功能或損傷特定器官;
內分泌干擾:25 種(20%)疑似會干擾人類與動物的內分泌系統;
PMT/vPvM 特性(持久性與高環境遷移性):22 種(18%)易在環境中擴散,提升暴露風險。
根據暴露建模分析,有機磷阻燃劑(如 TCEP、TCIPP)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局部高濃度釋放,屬於高風險物質。
英國阻燃劑的環境暴露情況
英國的環境監測數據顯示,阻燃劑已廣泛存在於多種介質中:
水體:TCEP、TCIPP 被檢測於泰晤士河與西密德蘭飲用水;
沉積物:BDE-28、BDE-206 及 TMTP 被發現在泰晤士河及淡水沉積物中;
空氣與粉塵:伯明罕市區內外空氣、家庭與辦公空間粉塵中檢出 TCEP、TCIPP、BDE-100;
食品與人體樣本:在伯明罕的食品與母乳樣本中亦發現 BDE-28、TBB 等物質。
這些數據反映出阻燃劑具有高度環境擴散性與生物暴露風險,不容忽視。
英國市場阻燃劑應用現況
報告評估了 124 種阻燃劑,其中包括:
73 種已於英國UK REACH註冊;
51 種為 DUIN(臨時通報)物質。
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塑膠、塗料、紡織品、密封劑與黏著劑等。
與全球與歐盟市場相比,英國市場具獨特性:
全球(2020 年):總量約 318 萬噸,塑膠占 85%,無機阻燃劑占 38%,有機磷 18%,亞洲地區偏好溴化產品;
歐盟(2015 年):總量約 45.2 萬噸,無機阻燃劑占 51%,有機磷占 18%;
英國:無機阻燃劑占高達 77%,顯示其在嚴格防火法規下偏好使用低風險阻燃劑。
監管趨勢:UK REACH 與全球接軌
英國脫歐後,UK REACH成為獨立的化學品管理體系。根據危害特性與暴露風險評估,報告篩選出部分高關注物質,例如:
TCIPP(CAS:13674-84-5):歐盟已提議限制其在兒童產品與家具中的使用,並等待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NTP)致癌研究結果;
TDCPP(CAS:13674-87-8):與 TCIPP 類似,為氯化有機磷類;
C14-17 氯代烷(CAS:85535-85-9):已被列入歐盟 SVHC 清單,UK POP 法案亦有相關提案。
報告建議的監管方向包括:
完善數據:與業界合作,蒐集更精確的用量與用途數據,以應對 UK REACH 過渡期(至 2030 年 10 月);
深化風險評估:特別針對高風險物質(如有機磷)進行詳盡評估;
強化環境監測:包含淡水、空氣、食品與生物樣本的濃度監測;
促進國際合作:與歐盟、聯合國及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合作,特別關注室內粉塵與空氣中的工人與消費者暴露風險。
化工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阻燃劑廣泛應用於電子、建築、紡織、汽車等行業。英國報告提供了以下幾點啟示:
綠色技術創新
面對英國對高風險阻燃劑(如溴化物)限制升級,市場轉向低毒甚至無毒替代品。
中國企業應加大研發投資,發展如生物基、可降解或低遷移性阻燃劑,例如天然磷酸酯或矽基阻燃材料,以滿足環保市場需求。合規管理升級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已要求登記與風險評估。企業可參考UK REACH經驗,建立完善的數據系統,確保阻燃劑的理化、毒理與用途資訊完整透明,提前因應出口國市場的法規要求。
建立本土監測體系
英國監測結果揭示阻燃劑在水體、沉積物與人體樣本中的殘留風險。中國企業可與高校或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環境與人體暴露評估,打造本土風險資料庫,支援政策與企業決策。
國際標準接軌
全球化學品管制日趨嚴格,斯德哥爾摩公約、歐盟與英國法規對高風險阻燃劑的限制持續升級。企業應積極跟進國際法規與標準,提升產品合規性與全球競爭力。
優化供應鏈協作
報告強調業界合作的重要性。企業應與上下游加強溝通,分享阻燃劑使用與替代方案,強化供應鏈透明度與效率,進一步降低合規成本。
未來展望:實現「安全與環保」雙贏
化工產業正處於綠色轉型關鍵期。面對國際環保趨勢與國內政策升級,企業應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合規管理為基礎,積極投入低毒、高效阻燃技術,邁向永續與全球化發展的新階段。
相關文章:
烏克蘭發佈REACH關鍵草案:引入物質資訊交流論壇與領頭註冊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