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週多的時間裡,美國針對全球祭出的重大關稅政策調整掀起了連鎖效應,中國首當其衝。截至目前,中國與歐盟等主要貿易體也陸續發布反制性關稅措施以示抗議。
其實,這場貿易爭端在年初已有跡象。此次關稅劇變,將直接衝擊農產品貿易、進出口成本、供應鏈穩定性及終端市場價格,為全球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瑞歐科技作為食品行業與進出口貿易的合規服務商,為幫助大家釐清局勢,彙整今年以來的關鍵政策節點如下,供大家參考
(註:以下時間軸所列日期皆為當地時間):
2025年2月
2月1日|美國首提「芬太尼稅」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以芬太尼等議題為由,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在原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徵10%關稅。
同時,對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的商品也加徵25%關稅,其中加拿大能源產品加徵10%。
2月4日|中國首次反制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自2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
原油、農機、大排氣量汽車、皮卡:加徵10%
現行保稅與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部分不予減免。
2月10日|美國提出鋼鋁加稅
川普再次簽署行政命令,宣布自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與鋁材加徵25%關稅。
2025年3月
3月3日|「芬太尼稅」再次上調
美國以同樣理由,再次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自3月4日生效。
3月4日|中國提高部分美國食品關稅
國務院公告,自3月10日起:
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
高粱、大豆、豬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徵10%
2025年4月
4月2日|美國祭出「三稅突襲」
川普簽署行政令推動「對等關稅」策略:
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稅」,自4月5日生效
對貿易逆差嚴重的60個國家加徵更高稅率:
中國34%(若計入先前20%的芬太尼稅,總稅率達54%)
越南46%、柬埔寨49%、泰國36%、歐盟20%、日本24%、印度26%、韓國25%等
自4月9日起生效
同日,美國確定自4月3日起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僅適用於非美國產部分);同日也宣布自4月4日起對所有進口啤酒加徵25%關稅,並將啤酒與空鋁罐列為鋁衍生品課稅清單。
4月3日|加拿大對美國汽車課徵報復性關稅
對未納入美墨加協定的美國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汽車零件則不受影響,自4月9日起生效。
4月4日|中國發佈多項反制措施
自4月10日12:01起,對美國原產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對中重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將16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反傾銷與產業損害調查
4月8日|美國再加碼對中國加徵關稅
宣布對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從34%提高至84%,總稅率達104%,自4月9日起生效。
同日,川普表示未來也將對藥品加徵關稅。
4月9日|中國反制升級、歐盟加入戰局
中國對美加徵稅率從34%上調至84%。
新增12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禁止輸出兩用物項;再列入6家不可靠實體。
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對美反制,將自4月15日起對部分美國商品課徵最高25%關稅。
4月10日|川普宣布90天關稅暫緩
宣布全球已有75國主動展開談判,美國將在90天內將對等關稅暫降至10%,即刻生效。
目前全球貿易戰火持續延燒,在成本激增、供應鏈不確定與價格波動三重壓力下,食品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瑞歐科技將持續追蹤全球食品政策動態,為您帶來最新解讀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