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正式發佈兩項重要國際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塗料及塗層》(GB 4806.10-202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矽橡膠材料及製品》(GB 4806.16-2025)
這兩項新標準的推出,為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與監管提供了更明確、更科學的依據。
以下是台灣瑞歐為您整理的核心修訂重點與企業應對方向。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塗料及塗層》核心修訂
新版標準主要針對適用範圍、原料管理、理化指標與遷移試驗等方面進行了修訂,以更有效、更周全地維護消費者的安全。
1.適用範圍擴大
刪除了舊版中「不適用於紙塗料及塗層」的限制。
這意味著符合新標準的塗料與塗層可應用於紙與紙板材料。
若產品包含塗層紙板,需同時符合本標準及《GB 4806.8-2022 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的要求。
2.原料管理新模式
新標準採用「以聚合物為主、單體為輔」的管理架構:
基礎原料:新納入了部分經過安全評估且具有明確工藝必要性的單體及其他起始物。
聚合物範圍:明確說明由附錄A表A.1中所列的原料(包括單體、其他起始物、基礎聚合物等)通過聚合等方式形成的、相對分子品質大於1000 Da的物質,均允許用作塗料及塗層的基礎原料。
添加劑:強調塗料和塗層中添加劑的使用必須遵守GB 9685表A.2 塗層添加劑及其相關公告的規定。
3.通用理化指標的科學性修訂
新版的通用理化指標共包含4個項目的測試,主要修訂了高錳酸鉀消耗量以及芳香族伯胺(PAA)測試:
高錳酸鉀消耗量試驗條件優化:
1. 將高錳酸鉀消耗量和重金屬(以Pb計)遷移試驗中高溫條件(煮沸0.5小時後室溫放置24小時)適用範圍縮小為「炊具」,移除飲具場景。
2. 保溫杯等飲具統一採用60°C、2小時的測試條件,更符合實際使用情況。
新增芳香族伯胺(PAA)遷移總量指標:
1. 針對可能產生芳香族伯胺的塗層(如使用芳香族異氰酸酯和偶氮類著色劑的塗層),新增加了芳香族伯胺遷移總量的限制要求。檢測應在塗料固化反應完成後對終產品進行。
2. 對於GB 4806.10附錄A、GB 9685及相關公告中已規定具體遷移限量的芳香族伯胺,其限量按原規定執行,不計入遷移總量的統計。
4.遷移試驗方法更新
針對預期接觸酸性食品的金屬罐(罐身、罐蓋等)塗層,在進行總遷移(不適用於特定遷移量)試驗時,如使用4%乙酸導致塗層脫落、鼓泡或金屬鏽蝕等非正常情況,允許採用以下替代方案:
使用惰性基材(如玻璃)製作樣品後進行測試。
當上述方法不可行時,可改用10%乙醇替代4%乙酸。
《食品接觸用矽橡膠材料及製品》標準重點
由於矽橡膠與橡膠材料及製品在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藝等多方面存在差異,矽橡膠產品的國家標準從原有的橡膠標準中分離出來,本次新規將其自GB 4806.11-2016《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製品》中獨立出來,建立專屬的國家標準,涵蓋原料、理化指標與遷移試驗全範圍要求。
1.原料管理
同樣採用 「聚合物為主、單體為輔」 的管理模式,附表A.1規定了食品接觸用矽橡膠材料及製品允許使用的基礎原料及使用要求,並新增多項經安全評估的單體及起始物,其聚合形成的相對分子品質超1000 Da的物質,均可作為矽橡膠基礎原料。
2.理化指標
為提升安全管控,綜合考慮矽橡膠材質特性以及市場抽樣檢測結果,新規明確5項理化指標:總遷移、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揮發性物質及特定遷移量。核心變化包括:
統一高錳酸鉀消耗量與重金屬(Pb計)遷移試驗條件為60°C、2h;
首次增設環矽氧烷類低聚物等揮發性物質的檢測專案與方法。這類物質(如D4、D5)具有環境持久性和生物積累性,部分含生殖毒性,已被歐盟列為高度關注物質。
3.遷移試驗調整
基於矽橡膠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規律研究,本次修訂刪除了「油脂類食品應選擇50%乙醇溶液(體積分數)作為食品類比物」的特殊規定。矽橡膠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食品類比物的選擇統一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遷移試驗通則》(GB 31604.1-2023)的規定執行。
兩部新標準均將於2026年9月2日正式生效。
台灣瑞歐建議企業:
儘早開展合規性盤點:針對現有塗料與矽橡膠產品,確認是否符合新規要求。
調整配方與製程:依新標準調整原料、測試條件與供應鏈文件。
完善文件管理:提前準備符合性聲明(DoC)、原料清單與測試報告,以便審查。
相關文章:
食品接觸材料安全引關注! 食品添加劑滴管鉛超標事件警示企業合規風險
全面解讀:GB 4806.1《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通用安全要求》再次徵求意見
禁用多種鄰苯二甲酸酯並嚴格控管雙酚A,中國擬修訂食品接觸材料添加劑標準